儿科医生告诉你:如何科学应对孩子夏季常见疾病
夏天到了,孩子们脱掉厚重的棉衣,终于可以尽情在户外玩耍了。但随之而来的,是各种夏季高发的儿科疾病。作为家长,既要让孩子享受夏天的快乐,又要做好健康防护。今天,我们就来夏季孩子们容易遇到的健康问题,以及科学的应对方法。
一、夏季儿童腹泻:别急着止泻,先补液
夏天食物容易变质,加上孩子喜欢吃冷饮,腹泻成了常见的儿科问题。看到孩子拉肚子,很多家长反应是“赶紧止泻”。但实际上,腹泻时重要的是防止脱水。
儿科医生建议:如果孩子腹泻不,精神状态良好,可以先采取家庭护理。口服补液盐(ORS)是经济有效的补液方式,药店都能买到。如果孩子腹泻超过3天,或出现发热、呕吐、精神差等情况,就要及时就医。
预防夏季腹泻,关键是把好“入口关”:瓜果洗净、食物煮熟、不吃隔夜饭;冰箱里的冷饮别让孩子一次吃太多。
二、手足口病:疫苗+卫生防护有效
每年5-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。这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喜欢“欺负”5岁以下的小朋友。
典型症状包括:发热,手、脚、口腔出现疱疹。大多数患儿症状较轻,1周左右自愈。但少数可能发展为重症,出现持续高热、精神差、肢体抖动等症状,这时必须立即就医。
目前有效的预防手段是接种EV71灭活疫苗(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)。日常要注意:勤洗手、玩具定期消毒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如果幼儿园有病例,建议观察孩子状态,必要时居家隔离。
三、热性惊厥:家长保持冷静重要
高温天气,孩子突然高热引发抽搐,是很多家长的噩梦。这种“热性惊厥”多发于6个月-5岁儿童,通常持续1-3分钟。
遇到这种情况,请记住:1.让孩子侧卧,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;2.松开衣领;3.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;4.记录抽搐持续时间,就医时告诉医生。
大多数热性惊厥不会留下后遗症。预防的关键是:发现发热及时退热(38.5℃以上可服用退烧药),避免穿盖过多导致体温骤升。
四、晒伤与痱子: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儿童皮肤娇嫩,夏季特别容易受伤。上午10点-下午4点的紫外线强,建议避免这个时段长时间户外。如果必须外出,要给孩子戴宽檐帽、穿防晒衣,6个月以上儿童可以使用儿童专用防晒霜。
痱子则是闷热惹的祸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很重要:每天洗澡(水温不宜过高),穿纯棉透气衣物,出汗后及时擦干。如果已经出现痱子,可以涂炉甘石洗剂止痒,切忌抓挠。
五、溺水风险: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
夏季是儿童溺水高发期。需要提醒的是:溺水往往发生在家长“一眨眼”的功夫,而且儿童溺水大多是无声的。
建议:1.不要让孩子单独靠近水域(包括浴盆);2.选择正规游泳场所,儿童必须有监护;3.学会心肺复苏术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特别提醒:充气泳圈不是救命工具,反而可能翻倒造成危险,建议使用浮力背心。
给家长的夏季健康小贴士
1. 空调温度别太低:26-28℃合适,避免直吹,注意定时通风。
2. 饮食清淡易消化:多吃当季蔬果,少吃油腻辛辣。
3. 充足睡眠:夏季昼长夜短,但要确保孩子每天睡眠时间充足。
4. 定期体检:利用暑假带孩子做体检,尤其关注生长发育情况。
孩子的健康需要科学呵护。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平安快乐地度过夏天!如果发现异常情况,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,不要轻信偏方或自行用药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