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感冒发烧怎么办?儿科医生教你5个科学护理方法
当孩子突然发烧,很多家长都会手忙脚乱。作为从业15年的儿科医生,我经常遇到家长问:"孩子烧到38.5℃要不要吃退烧药?""物理降温真的有用吗?"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分享几个经得起医学验证的护理方法。
1. 体温高低不是判断标准
很多家长一看体温计超过38℃就急着喂退烧药。其实体温数字不是参考,更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。如果孩子体温38.2℃但仍然能玩耍、吃饭,可以暂缓用药;反之如果只有37.8℃却明显萎靡,就需要及时干预。卫生组织建议,3个月以上儿童体温超过38.5℃且伴有不适时,才考虑使用退烧药。
2. 这两种退烧药
对乙酰氨基酚(如泰诺林)和布洛芬(如美林)是儿科公认的退热药。但要注意: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必须立即就医;6个月以下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;两种药物少要间隔4-6小时,24小时内不超过4次。千万不要用酒精擦拭或阿司匹林退烧,这些方法对儿童可能造成伤害。
3. 物理降温的正确打开方式
适当物理降温可以让孩子舒服些,但要注意方法:用32-34℃温水擦拭颈部、腋窝等大血管处,每次10-15分钟即可。千万别用冰水或酒精,这会导致寒战反而升高体温。如果孩子明显抗拒或发抖,要立即停止。
4. 警惕这些危险信号
大多数感冒发烧3-5天会自愈,但出现以下情况要立即就医:3个月内婴儿体温超过38℃;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;出现抽搐、皮疹、呼吸急促;小便明显减少或精神极差。特别是热性惊厥时,要让孩子侧卧防止窒息,记录抽搐时间并及时送医。
5. 营养补充比你想的要简单
发烧时不需要刻意"戒荤腥"。只要孩子有食欲,米粥、面条、蒸蛋都可以吃。关键是多补充水分,可以准备口服补液盐、稀释的苹果汁等。避免强迫进食,但要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脱水症状:嘴唇干裂、哭时无泪、尿量减少等。
写在后
儿童每年感冒6-8次其实属于正常现象,这是免疫系统发育的必经过程。家长不必过度焦虑,但也要学会区分普通感冒和需要警惕的情况。建议家中常备电子体温计和儿童专用退烧药,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。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可靠的方法是记录孩子症状变化,及时正规医疗机构儿科医生。





